午节,又称龙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其中一个,在端午节这一天,大众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驱疫仪式,古人是怎样用古文描述端午驱疫的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古人对端午驱疫的描绘吧!
?端午节,古文称之为“端阳节”,其驱疫习俗由来已久,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以艾叶、榴花、蒜头、龙船等驱邪避疫。”这段古文生动地描绘了端午驱疫的场景。
?古人认为,端午节是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活跃之时,容易引发疾病,在这一天,大众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驱除疫病。
?悬挂艾草,古人认为艾草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悬挂艾草,以祈求家人平安健壮。
?佩戴香囊,香囊内装有朱砂、雄黄、艾叶等驱邪避疫的草药,大众将其佩戴在身上,以求得平安。
?饮用雄黄酒,雄黄酒具有驱邪避疫的影响,古人认为在端午节这一天饮用雄黄酒,可以避免疾病缠身。
?还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赛龙舟源于纪念屈原,寓意着驱除疫病;吃粽子则寓意着包裹五谷,以祈求丰收。
?古人对端午驱疫的描绘丰富多彩,既有悬挂艾草、佩戴香囊等实物驱疫,也有饮用雄黄酒、赛龙舟等灵魂驱疫,这些习俗传承至今,成为了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端午节,不仅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共同感受古人对端午驱疫的聪明,珍惜这份美好的传统习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