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物揭示的悠久历史
透过史前文物,我们可以窥见浙江文明史的深厚底蕴,其历史已超过8000年,跨湖桥遗址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1990年6月1日,在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分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位于湘湖区域的城厢砖瓦厂取土工地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鉴于遗址地处古湘湖中的跨湖桥畔,因此被命名为“跨湖桥遗址”。
浙江历史悠久,手工业尤为发达,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铸剑工艺闻名遐迩;东汉时期,制瓷技术和铜镜制作工艺达到高峰;唐代以后,丝绸、雕版印刷、造塔、寺院建筑、佛像雕塑技艺等均有显著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南齐建武年间(494-497年)始建的新昌大佛寺弥勒像,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
更令人惊叹的是,浙江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早在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勤奋和聪明谱写了灿烂的史前文明。
在历史长河中,良渚古城标志着浙江5000年文明史的开启,余姚河姆渡遗址、浦江上山遗址(最早培植水稻)、萧山跨湖桥遗址等著名史前遗址,以及众多民族级文保单位,共同构成了浙江“文物之邦”的美誉。
早在4700多年前,人类便在此繁衍生息,良渚文化成为了文明曙光,杭州作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被誉为中国七大古都其中一个,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设立杭州,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
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的渊源之谜
河姆渡文化的辉煌,使得跨湖桥文化和上山文化的发现成为浙江考古学的焦点,跨湖桥文化遗址保存完整,文化特征独特,器物群组合和制陶技术自成体系,其起源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近年来,浙江考古学界持续关注新石器时代文化探索,跨湖桥文化和上山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跨湖桥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保存完好,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器物群组合揭示了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但关于其起源,学术界仍需进一步探索。
环壕内堆积属于跨湖桥文化阶段,但台地上部文化层破坏严重,上山文化层之上已不见跨湖桥文化层,关于环壕内堆积的成因、堆积是连续形成还是间断形成等难题,有待于寻找更多的考古证据来解释。
浙江: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地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其中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年,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良渚文化距今5000年,春秋时期,浙江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
1990年6月1日,跨湖桥遗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浙江的历史,浙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其中一个,拥有着4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5000-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7000-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1万年的上山文化等丰富历史遗迹,近年来,在良渚遗址又发现了5000年前中国最大古城,为浙江的历史增添了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