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肥时刻:玉米追肥最佳时刻为10片叶左右,通常进行2次追肥,若时刻紧张,可在7月上旬追肥一次。
追肥数量:玉米追肥的数量依据地力和基肥情况调整,高产田重穗肥,中产田偏重穗肥和苗肥,低产田则重苗肥。
施肥时刻:玉米施肥分为苗肥、拔节肥、穗肥和粒肥,分别在定苗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施用,主要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和有机肥,确保充足养分支持生长和进步产量。
一、玉米怎样追肥可进步产量
1、追肥时刻
追肥应在玉米10片叶左右时进行,这样能促进小穗分化。追肥追2次,如果忙不过来也可在7月上旬1次追肥。
2、追肥数量
(1)追肥时期、次数和数量,要根据玉米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地力基础、基肥和种肥施用情况等决定。
(2)高产田、地力基础好、基肥数量多的宜采用轻追苗肥、重追穗肥和补追粒肥的追肥法。
(3)苗肥用量约占总追氮量的30%,穗肥约占50%,粒肥约占20%。中产田、地力基础较好、基肥数量较多的宜采用施足苗肥和重追穗肥的二次追肥法,苗肥约占4%,穗肥约占30%。
(4)低产田、地力基础差、基肥数量少的采用重追苗肥、轻追穗肥的追肥法,苗肥约占60%,穗肥约占40%。
3、施肥时刻
(1)苗肥
①通常在定苗后至拔节期(叶龄指数30%左右)追施。即将过去的提苗肥和拔节肥合为一次施用,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的影响,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
②苗肥除施用氮肥外,还可同时施入磷肥和钾肥,也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2)拔节肥
①拔节肥能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增加光合面积,延长下部叶片的光合影响,为促根、壮秆、增穗打好基础。
②追施拔节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用10-15公斤尿素沟施或穴施,防止大雨前追施,以防被雨水淋溶。对于土壤中磷、钾肥不足的田块,追肥时也可掺入三元素复合肥,每亩7.5-10公斤。
(3)穗肥
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既能满足穗分化的养分需要,又能进步中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率,使运入果穗的养分多,粒多而饱满,穗肥追施以氮肥为主,每亩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为宜。
(4)粒肥
①粒肥是指玉米抽雄以后追施的肥料,通常在灌浆期追施为宜。玉米抽雄以后至成熟期,还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总量的40%左右的养分。
②同时籽粒产量的80%左右是靠后期叶片制造光合产量。因此,后期一般应施入一定数量的化肥,确保无机营养的供给,延长叶片功能期,进步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粒多、粒重,以获得优质高产。
二、玉米的需肥规律
1、玉米对氮吸收是比较平稳的,到抽雄吐丝达到高峰,灌浆成熟阶段吸收速度减慢,整个生育期都吸收氮肥。
2、玉米全生育期都在吸收磷肥,也是在生长发育旺盛的抽雄吐丝期达到高峰,后期吸磷下降,但仍占1/3左右。
3、玉米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期多,开花期达到,以后停止吸收钾,反而由于钾素外渗植株体外,钾素有减少动向。
三、玉米追肥误区
1、追肥误区
(1)误区一:追肥过晚
玉米追肥的适宜时期在拔节至穗分化期(6月20-27日),此时玉米已展开7-12片叶,正是雌穗生长伸长至雌小花分化期,是决定玉米穗长穗粗的关键时期,此时追肥能满足拔节孕穗对养分的需要,促进穗分化,使玉米穗大粒多。
(2)误区二:一炮轰式追肥
①玉米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需肥特性、品种生育期等适量追肥,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
②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应増加追肥量,反之可适当减少用量。另外因密度和栽培技巧不同,追肥量也不相同。
③种植密度大应加大追肥量;玉米大垄双行或双株紧靠的更应增加施肥量。如底肥、口肥未施钾肥,可在第一次追施氮肥一起,亩施氯化钾3-4公斤或硫酸钾4-5公斤。
(3)误区三:望天追肥
①玉米大部分都在9-11叶期追一次肥,约在6月25日前后进行,如果用作追肥的数量较大,可以进行两次追肥(拔节孕穗肥和穗粒肥)。
②两次追肥的分配规则是,首次应占追肥总量的2/3,第二次占1/3。沙质土等轻质土壤,保肥水性差,要少许多次追肥,以防氮素淋失。
③土壤干旱情况下,根据气象预报确定追肥时刻,可以在雨前追肥。还要根据玉米长势、苗情状况适量追肥,缺肥地块应及时补施,加大追肥量。对贪青晚熟地块,要增施磷、钾肥,促进玉米尽快成熟。